20180428_IMG_7053.JPG

20180428_IMG_7055.JPG

20180428_IMG_7056.JPG

A:這個問題很深奧,在這我們要先說明,並非針對某些賣家,而是就事論事,有一句說一句,絕不做假。

我們先分享幾張照片,這幾張照片是在泰國實地偷偷拍攝的,地點是在一間規模非常大的賣場裡,這一區是佛教用品專區,在這裡囊括了大多數供養師傅,供奉寺廟,參加法會所需的各種物品,甚至是師傅們常用的物品也幾乎都包含在內了,例如:各種材質的袈裟,各種師傅的日用品,蠟燭,燈具,迴向水瓶,供盤,各種香品,日常用的藥品,手電筒,火柴,拖鞋,雨具,……等等應有盡有,是我們所看到款式異常齊全的賣場之一。

目前在許多香燭金紙店或大型賣場裡,能看到的專用香大概有以下這幾類():

1.當年天神牌流行的時候有幾座寺廟與製香工廠所搞出來的佳督康天神專用黑香,氣味非常濃郁,不過也只流行了幾個月就消失了。(此款香是小包裝,裡面夾有印刷的佳督康天神圖案,有的還有天神經文,現在偶而還可見到)

2.出生日(星期守護佛)彩色供香: 也就是一包有好多種顏色的那種,長度從10公分~1.3尺都有,再長的我們沒見過。此香是配合每天燒的,每天一份,一周剛好用完,所以一包的數量並不多(大概都是幾支吧?)。如果想配合自己的出生日或星期守護佛使用,那最好是買一個顏色整箱的,量大又便宜,泰國各種顏色的都有整箱在賣的,不要訝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的。

3.黑色香: 有兩種,一種是立香,是用來拜拉胡神用的,長度約一尺~尺三。另一種是盒裝的香塔型,據說是用來供奉給往生者的,氣味並不好,不要用錯了。

黑立香多半用於拜拉胡神。

4.其他各種香品,顏色幾乎都以淡淺色為主,例如:象牙白,象牙黃,珍珠白,珍珠黃,等淡色系為主,而且氣味帶有濃郁的花香或是粉香,不太建議過敏體質者使用。這類香支長度有1.3尺的,有1尺的,也有不到一尺的,超過1.3尺的幾乎都是用在華人寺廟裏了,泰國佛寺則是以1.0~1.3尺的香為主。

深色系香品則只有特殊的情況或是拜特殊的神佛時比較會使用到。

另外近兩年來偶而也可以看到台灣或大陸出口到泰國的香,包裝不太相同,印有中文與廠商名稱,但是聽說氣味不太受泰國人喜歡,所以……

5.盤香: 幾乎只有華人寺廟才看得到了,而且都是大型吊掛式的為主,可燃燒3-7天或更久的都有。

 

古曼專用香?精靈鬼怪專用香? 這類專用香我們不是很清楚,只是在市面上很不容易發現,所以我們也沒有使用過,不敢多說。 應該是請師傅另外加持的吧?

我們在香燭店或是寺廟,各大賣場倒是很少看到,至少在照片中的大型賣場裡是沒有看到,同時外包裝上是看不出來的,或許有師父或寺廟有加持,但可能都是給華人請回去使用吧可能要去特定的廟裡找了。

或是像我們一樣,自備香品送去廟裡請師傅加持後再帶回來使用。

如果心裡有罣礙或是想試看看所謂的古曼香,精靈鬼怪香,…..倒也是個另外的選擇,沒什麼好拒絕或抗拒的,反正也不貴,倒是可以試試看,有效最好,無效也去掉了心理的罣礙。

附註:

話說美麗版主家供奉各種神佛,祖師,師傅….用的香就是很普通的泰國香,供古曼、精靈鬼怪……,也是用同一種香,一大把好像是60-80泰銖左右(百元有找),便宜實惠,可惜太燻、煙太多,還好美麗版主家是透天建築,佛壇在最高一層,通風非常良好。

美麗版主旅居泰國30多年,他說他也沒聽過或用過什麼古曼香,精靈鬼怪香這類香品,我們都常常笑他孤陋寡聞,這句話又何嘗不是在說我們自己?

用香的問題我們也有請教過幾位師父,師父給的答案是:用什麼樣的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怎麼供俸,怎麼溝通,發心,發願,......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假設你的出發點是不正確的,是危害到其他人的,是會造惡業因果的,即使你用的是一斤或一包數千元的特級香,還是沒有效果的。如果你發心或目的是正確的,是善念的為善的,那即使用一包50/80的香也都能獲得助力。

注意:

在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使用泰國製香品千萬要記住幾件事:

A.泰國香的竹芯都不是很直的,每支香的香腳粗細或上料都不一定均勻,燃燒時很容易出現扭曲、熄滅或是火焰旺盛(發爐)的現象,如果無人在家最好不要使用。

B.泰國香氣味濃郁過頭,而且燃燒時產生的煙霧也很大,建議最好在通風處使用,或是打開窗門通風,以免遭家人抱怨,對健康也不好。

C.泰國香的材料研磨不均勻,粉塵量比較大,有過敏體質的人盡量少用。如果家裡有小朋友,也是不太建議的啦!

D.泰國香燃燒時很容易發生燃燒不完全或過度燃燒的現象,也就很容易在夏天氣溫高的環境裏出現自然悶燒的現象,要特別注意。

(以上幾點也是我們自己自備台灣的環保手工香品帶去泰國請師傅加持的原因之一)

至於為什麼泰國香普遍都很香,甚至是香到會薰人,蟲蟻,….都躲避?

以下是我們的無聊猜測,看看就好!

或許是因地處東南亞潮濕高溫地帶,古時候又沒有夏天洗澡每天一次的概念(或環境),抑或是沒有每天洗澡用澎澎的習慣,只能用清水沖沖,所以很可能是為了掩蓋身上的體味、汗臭味,……等異味,才加入了香料作為薰香(體香劑)

使用,慢慢就成了習慣了吧?

或是要驅散環境中的蟲蟻,不好的空氣(瘴氣)……等等。

又或是認為越香的香神佛越喜歡?

不過近來越來越多的寺廟禁止在大殿中燒香了,很多寺廟的香爐都移到外面去了,一來是改善大殿中的環境空氣品質,二來是擔心過多的煙或燃燒產生的化學物質會損傷壁畫,……總之就是開始支持環保了這對寺廟裡的僧眾或是去廟祈禱,呼吸空氣的信眾來說也是個好現象!   減少空氣中的PM.2.5!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看看就好,不要過度迷信,一切都以正確的資訊為主,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八號部落格 的頭像
    八號部落格

    八號部落格pawn8bran

    八號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