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許多佛牌上的老舊痕跡(斑點,色漬,…)是怎麼來的? 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常會看到佛牌上有些有顏色的斑點,或是色漬,或是各種老舊痕跡或破舊的布料沾黏在上面,是怎麼來的?
怎麼會有這麼多古老佛牌法物在市面流通? 而且價格還超級親民的,一尊50銖,五尊200銖。 如果是真的那製作的寺廟或師父可能早就宣告破產了!
不過確實有許多不肖賣家,賺的就是這種錢! 天啊! 不怕天打五雷轟就能賺大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膽大贏膽小?
除了出塔牌會有這些自然因素產生的現象外,另一種就是做舊了,做舊有很多方法,大多數都使用第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各種化學藥水腐蝕,貼上布料再用各種色料浸染,等乾了之後再泡藥水,重複幾次就像老牌了。
據說還有一種比較有良心的做舊方法,就是把新牌埋入潮濕的地下或用缸,甕,封存幾個月,再取出來就像老牌了,這樣的方法比較不會損傷到牌本身,比較不容易破損。
至於牌上的色斑? 就是照片裡這種手法做出來的,如果是經常接觸或是有點經驗的牌友,只要仔細觀察絕對可以看出來的! 弄個放大鏡在看個幾年牌累積經驗,肯定很容易分辨出來是做上去的還是自己生出來的或是材料自己本身的顏色。
另外不要看各種泛黃的符布都以為是很老的,其實也是做假的,方法同樣是埋土裡幾個月,或是泡到各種稀釋的醬油哩,黃斑就出現啦!
所以請法物不只是要請真品,更是要找風評好的賣家! 不要以為你請到的法物沒效果就是賣家不好法物不好,要先想想你是不是隱瞞了真實目的,或是太急功近利,或是用到不正確的地方,用了不正確的方法或被禁止的方法,心態不正確,目的不單純,......等等的問題上,那或許才可能是你請的法物無法生效的最大原因。
給大家參考。
照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
留言列表